唔講你可能唔知嘅黃大仙區議會會徽由來— — 一個尋根究底嘅小小小研究

岑宇軒
Mar 24, 2021

黃大仙區議會會徽老是常出現,不論係地區設施、區議會文件以及宣傳品等,都經常會見到。不過各位街坊又知唔知我哋個會徽係點樣嚟同有咩意思呢?做咗區議員超過一年,我可以話差唔多日日都對住佢,但我發現連自己都唔了解,區議會網站同維基百科等介紹亦都唔多。特別係望完其他區嘅會徽設計又簡潔又靚(我知好主觀)之後,更加發覺黃大仙區嗰個有少少令人摸不著頭腦,最唔明係點解要有五個半圓形包住中間嘅牌坊?其實係咩人負責設計同決定?於是我就展開咗一場翻查舊文件搵答案嘅旅程。

唔少區內設施都有黃大仙區議會會徽

第一件事係睇返相關法例。《區議會條例》附表1同附表2列明十八個地方行政區嘅範圍、名稱以及所設立嘅區議會名稱,但並冇同會徽相關嘅條文。當時我就覺得有啲奇怪,因為香港特區區徽都有相關法例列明規格,並且有圖樣,所以我最初以為區議會會徽都會有類似做法。我曾經就住相關問題請教過我嘅前輩,但佢哋都話唔清楚,只知過去一直都咁用。

《區議會條例》附表2

作為一名香港中文大學嘅畢業生,我第二件事係申請校友圖書證,然後返咗大學圖書館兩次去搵資料,因為印象中入面有好多同政治相關嘅書籍同文獻等,結果畀我返到好多回歸前嘅區議會文件同刊物,例如係以前搞黃大仙區節嘅報告,仲有首區節歌添,第一句係「月半灣,月滿盈,月照獅子山腳百千家」,調寄一首經典廣東流行曲,至於係邊首我就留待文章最尾先揭曉,大家有興趣可以估下。

1986年及1992年黃大仙區節報告封面

講返正題,我發現黃大仙區議會會徽早喺1982年已經用緊,但依然搵唔到有關會徽出處同設計概念等資料。我甚至查返1981年嘅《區議會條例》(當時仲係叫District Board而唔係District Council),但同樣冇提及會徽。不過入面有一條係寫住總督會同行政局可以喺憲報頒發命令,宣佈香港任何地方為一個地區。於是我就好蠢咁諗個會徽係咪收埋咗喺憲報入面。但大學圖書館嘅香港憲報唔齊全,所以我做咗第三件事,就係去歷史檔案館搵資料。

1981年《區議會條例》譯本

因為《區議會條例》係1981年通過,我好自然將目標鎖定喺1981年嘅憲報上面。網上預約好之後,我就按照指定日期出發去睇資料。啲憲報又厚啲字又細,睇得我好辛苦,結果最後只係搵到1981年委任黃大仙區議員嘅名單,都係冇會徽。正當我想放棄之際,我忽然間諗會唔會係成立咗區議會之後先開會傾個會徽呢?於是問館入面嘅職員有冇1981年嘅區議會會議紀錄同即場申請查閱,而好好彩地真係有(第一次去完全唔識),亦終於畀我搵到答案。

1981年黃大仙區議會委任名單

原來1981年開第一次區議會會議時就已經傾過舉辦會徽設計比賽,其後第二次會議就通過採用冠軍作品為正式會徽。睇返比賽章程嘅建議文件,緒言中寫住會徽可以「加強本區議會之形象」。當時會議決定喺黃大仙區生活、工作同讀書嘅街坊都可以參賽,並且定立咗設計最多只可以有三隻顏色嘅要求。哩個就係黃大仙區議會會徽嘅起源喇,不過好可惜當年設計比賽嘅報告就搵唔到,冇辦法睇到落選作品等等。

1981年黃大仙區議會第一次會議紀錄截圖
1981年黃大仙區議會第二次會議紀錄截圖
1981年黃大仙區議會會徽設計比賽文件
1981年黃大仙區議會會徽設計比賽章程

因為會議紀錄中提及會徽出咗街之後應該要就住設計嘅象徵意義進行解釋(哩一點都係我非常想知嘅嘢),而我喺歷史檔案館嘅資料庫搜尋時亦見到有1981年黃大仙區議會嘅宣傳資料,於是再即場同職員申請拎嚟睇。最後,一段東方日報嘅剪報總算解答咗我另一半疑問,依家原文節錄:「黃大仙區議會下設五個委員會,分別為社區建設、環境事務、寮屋區事務、財務、交通及運輸事務。而代表黃大仙區議會的會徽由藍色之圓形及半圓形組成,圓形內一個紅色牌坊代表黃大仙社區,圓形外伴以五個半圓形,象徵區議會及其小組。」

1981年11月東方日報剪報

喺度想先講講十八區會徽嘅設計,雖然各有不同,但大體上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係將區名文字化成圖案,例如屯門區會徽就包含「屯門」二字、深水埗區會徽就有個「深」字、灣仔區會徽就有英文簡寫「WC」再拼成個「區」字;第二類係文字以外再加上社區特色,例如南區會徽除咗英文簡寫「S」之外再加波浪同船錨,荃灣區會徽除咗係個「荃」字之外仲係早期徙置屋邨嘅形象;沙田區會徽除咗有個「田」字,中間仲有水嘅象形符號,係象徵城門河。第三類就係用區名文字作為元素再重新組合,例如東區會徽有四個「E」字,觀塘區會徽係由四組「KT」併成,而油尖旺區會徽就隱藏咗四組「YM」。

屯門、深水埗及灣仔區議會會徽
南區、荃灣及沙田區議會會徽
東區、觀塘及油尖旺區議會會徽

咁黃大仙區呢?正如上文節錄所講,會徽中間嘅牌坊係黃大仙廟,用嚟象徵黃大仙區十分合理,但我之前一直唔明點解外面要有五個半圓,似乎同黃大仙區簡寫「WTS」亦冇關,到依家先知原來係因為最初有五個委員會。只不過今日黃大仙區議會已經發展到有六個委員會,下面再有不同工作小組,同五個半圓嘅原意不符。另外我覺得最失色嘅地方係個會徽外圍有一圈黑色字寫住「黃大仙區議會 W.T.S. DISTRICT COUNCIL」,令成個會徽設計變得過份複雜,而最容易畀人辨認出係黃大仙區嘅牌坊反而只佔中間一少部份位置,再者英文名仲要因為唔夠位而只能用簡寫「W.T.S.」,可見哩個設計並非太理想。所以我每次見到其他區嘅會徽都會覺得好羨慕……

值得注意嘅係,首次區議會選舉喺1982年先舉行,但黃大仙區議會會徽係1981年由被委任嘅區議員加政府官員決定,以依家嘅眼光嚟睇,過程係未有足夠民意支持。當然,八十年代初香港人對地區行政嘅了解同依家不能同日而語,先定立會徽再向市民宣傳嘅做法無可厚非。但係今時今日大家對區議會已經熟悉咗好多,淨係睇2019年區議會選舉全港投票率出現破紀錄嘅超過七成,已經足見區議會係深入民心。適逢今年係區議會成立四十周年,不失為一個再次舉辦黃大仙區議會會徽設計比賽嘅好時機。以當今發達嘅通訊科技,要做到全區一人一票選出冠軍作品亦肯定比以往容易得多。透過廣泛公眾參與,相信可以令會徽更加符合剪報入面時任民政主任何鑄明所講嘅「培養居民對本區的歸屬感」,值得黃大仙區議會同各位街坊考慮考慮。

差啲唔記得要揭曉答案添,上面提到嘅區節歌係調寄《上海灘》,由填詞人盧永強所作,唔知你又估唔估得中呢。

1992年黃大仙區節歌

--

--

岑宇軒

前黃大仙區議員,面對Facebook逐步染紅唯有謀定後路,搵個地方安置自己寫嘅文